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网评 > 西江网评

跟上健身行业的智能化浪潮

时间:2022-07-16 09:04:4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跟上健身行业的智能化浪潮

    健身行业正发生着一场变革。其核心消费场景开始从“场馆健身”向“居家健身”延伸。近期“刘畊宏健身操”的爆红,向人们直观展现了这一趋势。许多人都没想到,居家健身竟然有如此广阔的市场。的确,疫情防控期间,人们大量的线上需求被激活。不少从前必须出门的生活场景,也纷纷可以居家完成。比如,居家可以买菜,居家可以办公。而今,居家也可以健身了。

  新功能的实现,得益于技术进步。在此之前,人们居家健身,大多采用一边播放视频、一边跟随模仿的方式。但具体动作做得对不对、实际锻炼效果如何、是否适用个人特殊体质,这些问题往往不甚了了。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用技术方案解决居家健身需求日益成为可能。比如,通过可穿戴设备,人们实现了对身体各类生理指标的实时监测,第一时间掌握自己锻炼后的身体状态,而这背后是传感器及数据算法的迭代升级。在智能健身镜等智能硬件终端上,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动作识别等方式对运动姿态给予纠正,同时还可通过分析用户的运动表现,为其提供健身课程的个性化建议。想做到这一点,离不开近年来中国在计算机视觉、语音处理、深度学习等领域的进展。

  用户体验的提升,不仅在于技术,也在于商业模式的改变。长期以来,以“场馆健身”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健身行业存在着不少痛点。例如,用户去健身房,就要付出额外通勤成本。请私教、买课程,要一次性支付大额资金,而在“办卡”后也面临着高度信息不对称,不确定教练会不会继续保持服务质量,甚至不确定健身房是否会突然“卷钱跑路”……对健身房运营者来说,原先的行业往往是“重资产”模式:房租、门店扩张、器械维护、教练工资,都是不小的开支。想实现盈利,自然会把心思放在不断“拉新”、“续费”上。然而,主打居家健身场景的智能健身行业,完全甩掉了过去的“重资产包袱”,把精力放在“做智能设备+卖个性服务”上。消费者尤其是对器械依赖程度不高的女性消费者的通勤成本和消费支出都会有所下降,小额多次、内容订阅的方式也能降低资金安全风险。

  当然,以AI代替人工,既能避免人工带来的麻烦,也会失去人工带来的好处。比如,人工教练能够根据用户身体特点,制定并随时调整训练计划,而智能设备及其线上课程还做不到如此灵活。又如,人工教练在运动安全性和情感交互上有着机器无法替代的优势:算法再智能,也难以完全避免错误动作造成的损伤;产品社交属性再强,也难以充分传递健身房的场地氛围以及教练一对一的引导和鼓励。这些特点决定了智能健身行业与传统线下健身行业不会是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

  总体来看,中国健身行业市场广阔。数据显示,中国健身人群渗透率仅为21.5%,不足美国的1/2;人均健身支出为2596元/人,提升空间巨大。同时,智能健身这一分赛道也前景可期。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提供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支持开展智能健身等新兴运动。期待有志于此的企业把握好市场机遇、政策机遇,不断推出好产品,以技术赋能产业,用智慧助力健康。(韩维正)

  编辑:罗家宝  责编:李小锋  终审:黄彬群 
推荐资讯
全国政协调研组来桂开展专题调研
全国政协调研组来桂开
新华全媒+丨经济运行总体稳定 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聚焦4月份中国经济走势
新华全媒+丨经济运行总
朱会东调研地质灾害防治和防汛备汛工作时强调 加强地质灾害防范和隐患排查 抓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
朱会东调研地质灾害防
自治区总林长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刘宁出席会议并讲话
自治区总林长暨深化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