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县平山镇采取“摸、联、送、保”四个手段,创建“居家”小作坊模式,让农村劳动力在闲暇时有事干、有收入,实现稳步脱贫。
前几天,已搬入平山老乡家园居住的覃善南正在家里跟爱人和邻居一起熟练地赶着编制圣诞节摆设的方块,忙完这些手工活,他们又要忙着去收割稻谷了。
因小孩患病覃善南于2016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了让他方便照顾病孩子并有收入,平山镇党委政府按照本镇的就业帮扶措施,安排覃善南成为荣泰工艺厂的结对加工户,由厂里负责培训,并由专门的送货员负责上门送加工材料和收成品,他们足不出户就能增加收入。2017年,覃善南和他爱人凭着勤劳双手顺利实现脱贫。覃善南的不少邻居也高兴地加入了在家做手工行列。
贫困户足不出户就能获得经济收入,这是平山镇党委政府采取“摸、联、送、保”四个手段,因户建立居家小作坊的灵活做法。通过摸排筛选出现有的闲置贫困户劳动力,建立贫困家庭就业台账,制定《平山镇领导干部挂点联系指导工业企业方案》等方案,联动出口龙头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户,形成网格化管理服务。同时,由企业送原材料上门、送技术上门,并与贫困户签订保价回收合同,保障贫困户有收益。目前,该镇共有60多家企业利用这个模式,与213户贫困户家庭建立起结对帮扶关系,给每户每年带来1.3万元左右的收入。
平南融媒体中心 王洪汉11月5日 |